该不该择校 家长也纠结
“到底该不该择校?”“先考着看,上不上再说吧。”在德强中学一考点外,六七位来自道外的考生家长撑着遮阳伞讨论着孩子将来考重点高中的问题。
虽然考生可以凭成绩考进民办初中,但按哈市中考报考规定,如果考生户口和考生就读学校不在同一个行政区域,那么考生在报考市重点高中时,则不能享受户口所在区域市重点高中的配额政策。
和去年择校生家长不同的是,今年的择校生家长开始纠结在配额比例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是否必须择校。“如果孩子跨区择校,孩子将不能享受到市重点配额的政策,孩子等于失去了一次机会。”一位考生家长说。考生家长马先生说,孩子的户口在道外,希望孩子能进德强或者哈工大附中上学,但他纠结如果孩子进入其中一所学校上学,由于户口不在香坊区,如果中考成绩达不到市重点的录取分数线,就不能享受该校的市重点配额权利。
另一位家长表示:“如果仅想靠市重点配额进市重点也没必要参加小升初考试,能来考试的孩子都是成绩优秀的,将来都打算进省重点的。”
2015年配额比例达到70% 择校不再占优势
记者从哈市教育部门了解到,今年哈市重点高中配额生比例将提高到55%,这就意味着更多普通中学的学生会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到2015年,哈市配额生比例将会达到70%,届时配额生将成为哈市重点高中招收学生的主要录取方式。
哈尔滨市杨楚珊中学翟校长告诉记者,很多家长都是盲目跟风让孩子参加小升初考试,家长在选择学校时看到的只是民办校的升学率,却不考虑民办校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
翟校长介绍,目前配额生比例逐年提高,对于一些名校学生已不占优势。以该校为例,去年该校有62人报考了重点高中,省市重点最终录取了31人,其中22人享受到配额政策,让这所普通校的省市重点录取率达到了50%,其中配额生占了70%。普通学校由于学生数相对少,可以采取小班额教学方式,教师能做到“一对一”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班学生提高成绩,进而提高升学率。所以配额这种具有补偿性质的政策,给在普通初中就读的学生更多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